2024年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”来啦!
为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大学生重要回信,“三位一体”统筹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工作,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,以创造之教育培养 创造之人才,定于2024年4月至8日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 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。
参赛组别
高教主赛道:1.本科生组:创意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2.研究生组:创意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
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:公益组、创意组、创业组
高教主赛道:新工科类、新医科类、新农科类、新文科类
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: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、“互联网+”制造业、“互联网+”信息技术服务、“互联网+”文化创意服务、“互联网+”社会服务
职教赛道:创新类、商业类、工匠类
高教主赛道:中国大陆参赛项目设金奖180个、银奖360个、铜奖1260个,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设金奖10个、银奖20个、铜奖另定,国际参赛项目设金奖50个、银奖100个、铜奖350个。设置最佳创意奖、最佳带动就业奖、最具商业价值奖等若干单项奖。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”优秀创新创业导师”(限前五名)。
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:设置金奖60个、银奖120个、铜奖420个。设置乡村振兴奖、最佳公益奖等单项奖。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“优秀创新创业导师”(限前五名)。
职教赛道:设置金奖60个、银奖120个、铜奖420个。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“优秀创新创业导师”(限前五名)。
产业命题赛道:设置金奖40个、银奖80个和铜奖280个。
萌芽赛道:设置创新潜力奖20个。入围总决赛但未获创新潜力奖的项目,发放“入围总决赛”证书。
(一)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,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 成果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制造业、农 业、卫生、能源、环保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 数字技术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生活、文化传播等深 度融合(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)。
(二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实、健康、合法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 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 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,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、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,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。
(三)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,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。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。
(四)参赛人员(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年龄不超过 35 岁(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)。
(五)学校将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、知识产权、财务状况、运营、荣誉奖项等方面。
(六)每项目成员(含负责人)不少于两人,最多八人。
(七)作品提交需项目计划书与网评版PPT,项目成熟可再提交1分钟左右项目视频。
(八)院级比赛时间为4月15-19日其中一天。
(一)参赛报名。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(网址:https://cy.ncss.cn)进行报名,在“资料下载”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。通过微信公众号(名称为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或“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)进行赛事咨询。
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(网址:www.pilcchina.org)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(二)初赛复赛(2024年4月15日至19日)。将在 8月31日前完成省级复赛,并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工作(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,国际参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另行安排)。
(三)总决赛(2024年5月初)。大赛设金奖、银奖、铜奖;另设省市组织奖、高校集体奖及若干单项奖。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,决出各类奖项。大赛会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、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(https://www.ncss.cn)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、创业指导、人才招聘、资源对接等服务。
参赛选手入群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