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籍如灯,照亮世人”传统文化观影活动

    上传时间:2023-09-27      浏览数:0

 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于2023年9月25日开展了传统文化观影活动。本次活动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观看了《典籍里的中国-楚辞篇》。

  节目选取蕴含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典籍,用古今对话的全新原创舞台形式生动传神地演绎经典故事。本次观看的内容讲述的就是屈原的楚辞,跟随主讲人撒贝宁探访先贤一起识读《橘颂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里的经典诗句所蕴藏的精神内涵,带我们走近了屈原和楚辞,了解屈原高洁的品格和不断探索、矢志不移的艰苦人生历程,学习热爱家国的情怀、敢于发问的勇气和勇于不断求索的精神。    

 
  开场是屈原与“中国天眼之父”南仁东跨时空同台对话,屈原不断向宇宙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把问题都写进了 《天问》里,他用一生去寻找答案,“園则九重,敦营度之”,这个跨越了两千多年的问题现在我们依日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答案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从《天问》到《离骚》屈原的这种探索精神贯穿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 
  屈原的故乡秭归盛产的是柑橋,他创作出了《橘颂》,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”屈原写的是橘颂,实际是要让我们热爱自己的故士,培养热爱家国的美德,为国家富强奉献自己。在《橘颂》 里,我们能看到屈原对自己的家园故士爱得深沉,更能明白做人应当志存高洁,热爱家国。
希望通过此次观影活动能让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品读楚辞,在探求古代先贤不断积极进取、上下求索的精神和高洁的道德情操,体会他们深刻浓烈、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。
作者:  姜亚琳张可佳
备案号:鲁ICP备20007371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号

青岛恒星科技学院-信息学院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