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到,冬始悄

    上传时间:2022-11-24      浏览数:0

  小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,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,当太阳达到黄经240度的时候,便是小雪节气了。

  明代学人王象晋的名著《群芳谱》中有言:“小雪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”也就是说,小雪这个节气前后,由于天气变得寒冷,降雪也就开始了。但由于“地寒未甚”,所以这时的降雪还不会很大,故称“小雪”。与春季的雨水、谷雨等节日一样,小雪也是一个与降水有关的节气。
一 小雪的气候
  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等分为三,每五日为一候,从而以三候来描述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。小雪的三候为:“一候虹藏不见;二候天腾地降;三候闭塞成冬”。

  一候虹藏不见,虹为彩虹,也可以理解为下雨的意思。进入小雪节气,降水的形式逐渐从雨变为雪了,天上不再下雨,自然也就没有了彩虹。二候天腾地降,天为阳地为阴,阳气上升阴气下沉,阴阳不再相交,天地间自然一片死寂。三候闭塞成冬,阴阳相隔,万物沉寂。古代的冬季比如今要难熬得多,天地间不见鸟兽,人们在播种晚最后一茬冬小麦之后,也纷纷躲在屋里开始过冬了。所谓“闭塞成冬”,正是此意。

二 小雪的民俗
 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,北方陆陆续续的降雪意味着冬季正式到来。所以小雪前后的民俗活动,大约也都和过冬有关。
1.饮食
  小雪过后,在我国的很多地方,都有做腊肉、香肠的习俗。古代,这是一种冬日里储藏肉食的方法,所以民间有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说法。

  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一带,有在小雪节气中腌菜的习俗,当地人称之为“腌寒菜”。清代文人厉惕斋在《真州竹枝词引》中记述过当时情景:“小雪后,人家腌菜,曰‘寒菜’”。

2.酿酒
 《诗经·国风》有云:“十月获稻,此为春酒,以介眉寿。”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,也就是小雪前后.

3.晒鱼干
 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、储存乾粮。台湾俗谚:十月豆,肥到不见头,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,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“豆仔鱼”。

4.吃刨汤
 所谓“吃刨汤”就是农场在快要过年的时候,家里杀年猪,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,配其它菜,大家一起吃喝玩,完了热情的主人一般还要给来的客人送一刀肉,哪家要吃“刨猪汤”,那天这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热闹。
 

5.吃糍粑
 在南方某些地方,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。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,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。古时,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,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。有俗语“十月朝,糍粑禄禄烧”,就是指的祭祀事件。

  小雪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,小雪的到来也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,信息工程学院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保暖!

作者:  韩淑杨
备案号:鲁ICP备20007371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号

青岛恒星科技学院-信息学院版权所有